礦物潤滑油、半合成潤滑油、全合成潤滑油的區別
1、礦物潤滑油,全部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礦物(原基)油。調和勾兌混合作為基礎油,再加入添加劑調和而成的潤滑油,稱為礦物油。礦物油分為三類、二類或一類,礦物油沒有名稱,只能稱為幾類。
2、半合成潤滑油,是由大部分的礦物油調和小部分的合成潤滑油勾兌而成的成品機油,,準確地講是礦物合成調和油。半合成調和礦物油兩者的區別,主要是臟與不臟,主要表現在發動機保護、延長換油期、動力和節油上。半合成潤滑油和礦物油的成本相差不大,性能相差很大。
3、全合成潤滑油,機油是由各種成分調和勾兌而成,全部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合成潤滑油作潤滑油基礎油,加入添加劑調和而成的成品潤滑油,稱為合成油,合成潤滑油包括PAO、雙酯、多元聚酯、聚醚、硅油、磷酸酯。多元聚酯英文是polyester,英文縮寫是POE,屬于五類合成油;聚α烯烴,英文是polyalfaolefines,英文縮寫是PAO,屬于四類合成油。PAO作為車用基礎油對添加劑、油封材料、涂料及礦物潤滑油基礎油有良好的相容性,而且是各類合成油中價位低的一個品種。
酯類基礎油雖然耐高低溫及抗磨性好,但遇水不穩定,易腐蝕,對油封及涂料的相容性差,并且成本不低,所以現今無這類商品生產。而聚醚對水及油等比酯類稍好,但和礦物潤滑油基礎油及添加劑不易相溶,而且價格又高,所以無法廣泛使用。
聚α烯烴作為基礎油調制的汽車發動機油與石油基潤滑油相比有許多優點,首先是PAO油的熱氧化安定性明顯優于礦物潤滑油基礎油。當進行165℃、5d的熱油氧化實驗時,石油機油的40℃黏度由95mm2/s增加到146.3mm2/s,黏度變化率為54%,而PAO型合成潤滑油基礎油黏度僅從94.0mm2/s增加到96.8mm2/s,黏度變化率只有3%.這意味著使用PAO型合成潤滑油基礎油后,可以延長換油期,也就是減少停車時間和降低維修費用。另一方面也表明,用PAO基礎油調制汽車潤滑油時,可以少用添加劑,或用較低廉的添加劑,這樣可以降低PAO型合成潤滑油基礎油的價格,使它與石油基潤滑油有較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