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大幅提升,國內市場潤滑油需求隨之上漲。需求量的增加推動著潤滑市場的競爭升級,諸多潤滑油廠家以組織客戶境內外旅游的噱頭作為招徠客戶的手段。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此龐大的營銷費用掏的也肯定不是廠商或者經銷商的腰包,那么是誰在為這場高消費的旅行買單呢?
1、生產成本持續上漲
很多潤滑油代理商習慣性認為,廠家之所以組織客戶旅游是因為他們當年效益好,為了獎勵客戶,鼓勵他們在接下來的銷售中再接再厲。如果效益真的那么好,直接給客戶讓更多利就是了,何必做的這么麻煩呢!首先是生產成本,基礎油和添加劑價格持續走高,原料市場整體保持供不應求的緊張狀態;其次是成品油消費稅再度上揚,潤滑油廠商遭受重大政策沖擊。兩者共同作用下,不管利潤如何,潤滑油廠商的運營及生產成本肯定只漲不跌!
2、營銷成本也要漲
很多潤滑油廠家都會說組織客戶旅游包括在他們的推廣成本里面,事實上每個品牌每年的推廣成本都是根據其上一年的凈利潤的百分比而來,這個額度包括遍及各地的經銷商、代理商的門頭、招貼等室內外宣傳,產品海報,電視、雜志、報紙廣告,網絡推廣,路演等等我們能想到的各種宣傳手段,要在這些高額費用中再加入一場價值不菲的旅游,提升自己的利潤額無疑是廠商們的佳選擇,既然是利潤,那就只能在買賣關系中獲得,所以這部分費用追根究底,終還是出在消費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