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臺履帶式起重機作業時,其配置的柴油機加油通氣孔蓋上出現水蒸氣凝結現象,機油未見乳化,油面也未見增高,初步推斷是少量冷卻液進入了油底殼。更換機油使用幾天后又出現上述情況,可能是氣缸套出現裂紋。
柴機油油底殼進入冷卻液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5個方面:一是氣缸損毀漏氣;二是汽缸蓋、汽缸體變形或有裂紋;三是氣缸套穿孔;四是氣缸套阻水圈老化失效;五是水冷式機油冷卻器芯子損壞等。
首先,檢查雖散熱器,發現水散熱器里的 冷卻液中水銹等雜物很多。其次,啟動柴油機后不蓋水散熱器蓋,未見水散熱器液面冒泡,這說明汽缸墊未漏氣。再次,檢查柴油機水蒸氣凝結部位,發現不只是凝結在加油通氣孔蓋上,還凝結在氣門室蓋內壁上。然后,檢查柴油機水泵周圍,發現水泵下端有修飾痕跡,且水泵漏水孔已經生銹堵死。
經過以上排查,判定是水泵磨損后引發該故障。為此,清洗了水散熱器,更換了新的水泵和冷卻液。
該故障機理如下:水泵通過齒輪箱和柴機油動力端連接。水泵設有漏水孔,當水封失效后,漏出的冷卻液應從漏水孔到水泵外面,以方便檢查和處理。但是由于冷卻液太臟,銹蝕無堵死了漏水孔,從水封漏出的冷卻液不能外露,通過齒輪箱上的骨架油封竄入齒輪箱內。齒輪箱與油底殼相通,柴油機運轉一段時間后溫度升高,進入齒輪箱的冷卻液蒸發為水蒸氣凝結在廢棄孔蓋和氣門蓋上。因為竄入齒輪箱內的冷卻液很少,所以機油沒又產生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