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空氣污染席卷全國,霧霾成為熱門話題,使得人們對汽車尾氣排放的關注再度升溫。日前,工信部宣布于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國四排放標準,旨在控制和減少汽車排放污染物,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要求。
事實上,國四標準實施的消息人們已不陌生。但是無論在配套設施的建設、監管體系的配合還是發動機技術的升級上,行業依然面臨諸多挑戰:車用尿素供應體系尚未形成;柴油質量參差不齊;發動機技術亟需革新;而升級所帶來的購車成本增長也給企業與個人帶來負擔。當車主付出一筆不小的購車投資之后,如何進行正確的車輛保養,直接影響著車輛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從而決定了車輛的整體效益。
眾所周知,滿足國四排放標準需要更先進的發動機技術。目前,國內有兩種主流的技術路線來配合排放標準的升級,即廢氣再循環(EGR)技術和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技術。EGR技術較適用于小型柴油發動機,而發動機燃燒室內循環的廢氣增加了竄入潤滑油的煙灰量,這就要求潤滑油具有較強的清潔分散性能和煙炱處理能力。同時,由于煙氣的溫度通常較高,也對潤滑油的熱穩定性能和氧化穩定性能提出了挑戰。SCR技術則更適用于長時間高負荷工作的中大型柴油發動機。相比于國三發動機,使用SCR技術的發動機,其大扭矩和大功率更高,發動機溫度也相應升高。在這種情況下,具有杰出的熱穩定性和抗磨損性的能潤滑油夠對發動機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無論是哪一種技術路線,升級后的發動機都具有更精密的構造,使其運轉工況更加嚴苛,對潤滑油的性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