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潤滑油基礎油的無力生產工藝由溶劑精制、溶劑脫蠟和白土補充精制組成。
溶劑精制,來自常壓蒸餾裝置減壓側線的餾分潤滑油原料和來自丙烷脫瀝青裝置的殘渣潤滑油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潤滑油非理想組分--多環短側鏈的芳香烴,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及少量的膠質等,這些組分的存在使潤滑油顏色深、酸值高、殘炭值大,黏溫特性和抗氧化安定性差,腐蝕金屬設備。因此,潤滑油原料必須經過精制,除去所含的非理想組分,才能達到潤滑油基礎油標準,滿足成品潤滑油對基礎油的要求。
溶劑精制的原理,溶劑精制的過程是一個物理抽提分離過程,利用某些有機溶劑對潤滑油料中的理想組分和非理想組分具有不同的溶解度的性質,將理想組分和非理想組分分開。通過選擇對非理想組分溶解度大二對理想組分溶解度小的溶劑,將非理想組分大量溶于溶劑中而除去,從而降低了潤滑油料的殘炭值,提高油品的抗氧化安定性和黏溫性能,使潤滑油的顏色得到改善。
潤滑油溶劑精制過程中的溶劑可循環使用,一般情況下溶劑的消耗量約為處理原料油量的千分之幾,潤滑油溶劑精制不能使原料油中的非理想組分進行化學轉化,它只能處理那些原料中有足夠多的理想組分的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