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的殘炭是指將油品放入殘炭測定器中,在不通入空氣的實驗條件下加熱使其蒸發和分解,當排出的蒸汽燃燒完后,儀器內剩余的黑色殘留物即為殘炭,以質量百分數表示。
殘炭在潤滑油規格中是作為檢查精制程度的指標,對指導生產有較大意義。潤滑油殘炭的多少和潤滑油的化學組成及精制程度有關。含膠狀物質多的原油制成的潤滑油殘炭較多。同一原油的餾分在用不同的方法精制和精制深度不同時,產品殘炭的多少也不相同,精制深度大,產品中重芳香烴和膠質含量均降低,產品的殘炭也降低。
在潤滑油中形成殘炭的主要物質是膠質,瀝青質及多環芳香烴等,他們在空氣不足的條件下受強烈作用易于分解、縮合而成殘炭,因此,殘炭在潤滑油生產中用來檢查精制程度。
生產中不僅對規格定有殘炭項目的產品進行測定,對精制中的半成品往往要進行檢查。此外,對焦化原料也測定殘炭,用來估計焦炭產量。殘炭越多焦炭產量越高。
殘炭在早期曾被評定潤滑油在發動機中使用時聲稱積炭傾向的指標,但后來經過試驗證明,形成積炭的傾向和潤滑油的殘炭沒有相應的關系。
在往復蒸汽機內結焦傾向可近似地用汽缸油的殘炭表示。因為汽缸油在蒸汽機中使用時可能受熱分解,如殘炭多,則結焦傾向較大。
目前,石油產品規格中,除一部分潤滑油規定殘炭外,在輕柴油規格中,規定有10%的蒸余物殘炭。